孙祁祥: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发布时间:2024-03-19 阅读次数: 412次

以下为孙祁祥教授在“2020-2021中国金融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北京大学孙祁祥教授

尊敬的曹老师,尊敬的各位前辈、同辈和后辈,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活动,也非常荣幸作为嘉宾致辞。人们喜欢说缘分,我惊喜地发现,我与今天活动的两位主角:“中国金融终身成就奖的命名者刘鸿儒老师和该大奖的荣膺者曹凤岐老师都有一种奇妙的缘分。他们不仅仅是我非常敬重的学术前辈,也是我学术生涯中的贵人。

北京大学校园一景

1996年初,曹老师创立了北大金融证券研究中心,我这个非光华管理学院的、刚毕业没有几年的副教授也受曹老师之邀担任中心副主任,很让我有些闻宠若惊;不仅如此,在大腕云集的中心成立大会上,曹老师还让我做主持人,更是让我诚惶诚恐。好在我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曹老师交代的“艰巨任务”。这之后,曹老师经常邀请我参加中心的各项重要活动、包括他的博士生答辩;再之后,我于2017年荣获了“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让我深感荣幸。而也正是在1996年中心成立的大会上,我有幸认识了刘鸿儒老师。当年我的《保险学》一书写完以后,我斗胆请刘老师为这本书作序。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青年老师,而刘鸿儒老师则早已是誉满政界、学界的大师,没想到刘老师欣然允诺,让我倍感幸运。正因为此,我一直不敢懈怠,深怕辜负刘鸿儒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提携。好在《保险学》还算比较争气,迄今修订7版,印刷了30多万册,获得了好多奖项,目前全国有180多所大学在使用。我要借此机会向两位给予我提携、帮助和支持我的前辈表示深深的敬意与谢意!

曹老师荣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真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我想我根本不用再去复述他在金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了,不仅刚才的获奖短片已经将此呈现得非常清楚,而且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实践、同行及学生们的评价,已经说明了一切。我这里只是想从一个晚辈学者的视角来谈一下曹老师50年的学术经历带给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几点启示。

北京大学曹凤岐教授

北京大学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是为了表彰曹老师和老一辈学者对金融学科体系的建设、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贡献,但我认为,更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者去学习老一辈学者的思想,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去为进一步推动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经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总体来看,经营理念、市场结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内外的实践昭示我们,要使金融制度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要使金融真正具有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对外开放。但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金融开放具有典型的双刃剑作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开放通过引入竞争,将极大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由于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高流动性、高投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性,其所引致的风险也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极强的特征,因此,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金融开放也必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受到各类风险和冲击的可能性也将越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将始终成为悬挂我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有鉴于此,在未来进一步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把握金融的制度性开放与金融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如何以高质量的金融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要求下,如何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金融的普惠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如何构建能有效推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以实现绿色生活方式为目标的绿色金融体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拥抱金融科技催生的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对其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新的挑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能像曹老师这些老一辈学者那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敏锐的前瞻性、以系统性的思维,以国际化的视野,以知行合一的准则,来分析研究当下中国金融领域里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来构建中国的金融学科体系,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最后,我要再一次祝贺曹老师荣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希望曹老师能劳逸结合,保重身体。您的“学术之路常新”,依仗您的“生命之树常青”。衷心祝愿曹老师健康长寿!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返回上一页

Copyright © 2002-2030 北京恒云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2号楼5层2单元514 京ICP备19008416号-12北京快乐宝宝助孕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